biquge

字:
关灯 护眼
biquge > 大明皇太孙:开局带爷爷跑路朱寿朱元璋 > 第312章 圣人学说,劝农书之害

第312章 圣人学说,劝农书之害


随着朱寿的话音落下,黄观、夏原吉瞬间惊呆了!

心即理也?

知行合一?!

纵是两人胸有经略天下之才,也是满脸懵逼,忍不住问:“义父,何为知行合一?”

朱寿面色肃然,一字一句地道:“知为行之始,行为知之成!”

“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!”

“以知为行,知决定行!”

“此乃知行合一!”

说罢,脸上充满了敬仰、尊崇之情。

知行合一,乃是生于成华年间、崛起于正德年间的圣人王守仁之心学总纲!

他,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,以文臣之身,凭军功封爵!

正德四年,他于贵阳文明书院讲学,首提知行合一之心学!

千年暗室,一灯即明!

无数人钻研一生,也不过是了悟阳明心学的半点皮毛罢了!

后世无数崇洋媚外之徒,以西方哲学为傲,又岂知光是知行合一四字,足以吊打西方全部之学问?!

舍本逐末……

大傻比!

王守仁之圣,不亚于孔孟!

而随着朱寿的阐述,黄观两人也终于明白了话中之意,失神一般的喃喃道:“知行合一……知行合一……”

“义父,您这是与程朱理学,离经叛道啊!”

“要是叫外头的读书人知道了,定要背上千古之骂名呐!”

程朱理学!

存天理,灭人欲!

此句,乃宋代大儒程颢、程颐提出,朱熹发扬光大!

今之读书人,尽是程朱理学之簇拥!

理学之义,是认为天地自有真理,人当自心底灭掉滚滚之欲,随之天下大同,祸乱消也。

可知行合一、心即理也,却是叫人不可再压抑心中之欲,正视自己的内心,人人如圣!

两个学说,可谓是大相径庭!

朱寿也深知两者不相容,忍不住摇了摇头,叹道:“人无完人,程朱纵是为圣,难道一辈子也无过错?”

“原吉、观儿,你们是读书人的种子!”

“既是往后为官,当施仁政,以图天下大治,对吧?”

闻言,黄观两人重重点了点头,肃然地道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乃孩儿们毕生之志!”

“为私利当官而欺民,枉读圣贤书!”

朱寿笑了一下,振声说道:“那就是了啊!”

“不管是一地之父母官,还是六部之首,当以民为根本!”

“所谓的知行合一,你们当了官,口口声声为治理民生,可为父说句难听的,你们晓得如何种地吗?”

“光说稻米之插秧,该插几株、如何育苗、何时灌溉?”

“一问三不知,只知夸夸其谈、坐而论道,如何因地制宜,施行仁政而治理民生?”

“尚不可知,如何行仁政?!”

一番话说完,黄观两人面面相觑,讷讷地道:“啊……这个……”

“义父,农人种地之事,自古而始,便有劝农书的啊……”

“百姓们依书而种,可大丰矣!”

劝农书?

朱寿撇了撇嘴,不屑地道:“既是如此,劝农书上是如何说的呢?”

黄观一下来了精神,脱口便洋洋洒洒地道:“盖闻农为四民之本,食居八政之先,丰歉无常,当有储蓄,吾民生逢圣世,百谷顺成……”

可刚一开口,朱寿便挥手打断了话头,说道:“停停停,观儿,你背的为父想睡上一大觉了!”

“你们两个且说说,此书如何?”

黄观沉吟了几下,拱手说道:“义父,孩儿以为,此文章乃移风易俗,黎民醇厚,周云成康,汉言文景!”

“天下百姓,读之听之,定可沐浴皇恩,辛勤耕作!”

一旁的夏原吉不敢怠慢,忙道:“义父,孩儿也一样!”

朱寿却摇了摇头,淡淡地道:“错了,错了,句句皆错了!”

话音刚落,瞬间愣住了!

错了?

尤其是黄观,忍不住拱手问道:“义父,此劝农书,何错之有?”

朱寿冷哼一声,鄙夷地道:“此劝农书,可陈列于皇宫当作祥瑞,也可赐給藩臣之国以耀天朝上威,唯独不可下发于百姓!”

“华而不实!”

一旁的夏原吉忙问:“义父的意思是……”

朱寿微微抬眸,笑问道:“原吉,为父问你,此书辞藻之堆砌,甚至是生僻之字,连秀才都看不懂吧?”

“百姓少有识字者,倘若你是种地之农人,设身处地,可看的明白?”

话音刚落,黄观两人面色大震!

是啊!

连读书人看了都费劲,大字不识的农人,岂可看得懂?

可很快,夏原吉震撼之余,也忍不住开口说道:“可是义父,朝廷颁发劝农书,布政使以及当地父母官,可用心阐明此书的啊!”

朱寿听完之后,嗤之以鼻地道:“原吉,你又错了呐!”

“朝廷有命,若无上谕,一地父母官不可出城二十里!”

“再说了,天底下的官吏,有几个爱民如子之人?”

“阐明劝农书之职,最后还不是落到胥吏的头上?”

“可胥吏也不曾饱读诗书……”

“叫一个半吊子去讲书,那不是上坟烧报纸,糊弄鬼吗?”

黄观顿时一愣,下意识地道:“义父,报纸是啥玩意?”

朱寿面不改色的摆了摆手,道:“哎呀,那你就不用管了!”

“总之,你们口中所谓的劝农书,不过是无用鸡肋罢了!”

“著下此书之人,不知如何农作,却敢教授地里刨食多年的农人,如何去种地,岂不是贻笑大方?”

“此书广传天下,百姓会笑话此人、笑话朝廷,说当官的狗屁不懂,大损朝廷之威!”

说到这,他话锋忽然一转,笑道:“可若是知行合一,就不一样了!”

夏原吉好奇的问:“义父,如何知行合一?”

朱寿眼中射出一抹犀利的芒,振声说道:“同理之心!”

“你们往后当了官,要想百姓之所想,急百姓之所急!”

“晓得百姓如何种地,是为知!去弊病而施仁政,方为行!”

“不然,你们怎么知道自己施的仁政,适不适用于当地之百姓?”

“百姓活于世,为的不是你们读书人眼中的天下大治,只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,为了给妻儿添置一件新衣罢了!”

一声声,如天雷一般,在黄观两人脑中炸响!

难道,是我等错了?

是程朱理学错了?

见两人陷入了沉思,朱寿长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说一千、道一万,光动嘴皮子,你们也懂不了啥叫知行合一!”

“走!”

“随为父找一佃户,言传身教何为此道!”

“老方,找一本往年颁下的劝农书,给本少爷带上!”

“是,少爷!”

说罢,他拉着两人迈步出府,一路来到了田上。

刚来到地里,远远见一老农,朱寿立马招手说道:“老人家,老人家!”

听着这一声叫嚷,对方好奇的跑了过来,见他身穿锦衣,便赶紧恭谨地道:“这位贵人,敢问叫小老儿何事?”

朱寿掏出劝农书,笑眯眯的递了上去,说道:“老人家,此乃朝廷颁发的劝农书,您老……”

可话还没说完,老农立马接了过来,满脸激动地道:“呀!”

“多谢贵人!”

“贵人,您咋知道小老儿家中无开腚之纸,特地送来了呐?”

说罢,便是纳头一拜。

看到这一幕,黄观、夏原吉瞬间惊呆了!

卧槽!

堂堂劝农书,用来开哪门子的腚啊?!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